About Me

My photo
我...平凡、渺小,现在当特殊儿童教育老师,同时也是心理治疗师。我醉心于心理学,修读辅导和心理学课程,想成为别人的祝福,帮助人活得健康,心灵自由,让生活更姿彩,让生命更亮丽......

17.6.10

动作协调困难(Dyspraxia)

动作协调困难(Dyspraxia),又名“发展性协调困难”(Development Delay)。患者无论在动作、口语、书写、表达和组织上都会出现障碍和困难。患此病症的人往往在动作上显得笨拙,手脚不灵活。不但如此,甚至连握笔写字或画画的动作均也不协调,就被称为“书写困难”。   手脚不灵活也在程度上有所不同。有些孩子只在精细动作上有问题,有些只在大的肢体动作上(例如:接球、丢球,还有跑步等等的不协调),有些孩子则是两者皆有。动作协调困难的症状随着年龄和成长状况有所不同。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在绑鞋带、扣上衬衫的纽扣、拉裤子的拉链……上表现笨拙,而且进步缓慢;至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会有拼图、组建模型、打球、打字或书写的问题。 在爬行上他们的姿势怪异、缺乏爬行、或天生扁平足者,有较高比例会产生学习迟缓的现象。虽然这些技能随着年龄还是会慢慢有所成长,但由于落后同龄一至两年的发展,会造成心理层面的冲击,形成自信心不足、容易有挫折感与疏离感。在口语上有明显的障碍,被称为“口语协调困难”或“表达协调困难”,比如出现说话结巴或是含糊不清的状况,导致不明就里的人误会他们。 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统计,全世界有6-8%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协调困难。如果把评判标准放得更宽,有其它的机构或学者,甚至估计有10-20%。肢体协调困难常常会导致一个人的身体左边和右边,或是上半身和下半身不协调。使得有肢体协调困难的人尽量避免从事跟运动有关的事,尤其是球类运动。有时候,肢体协调困难的人也会有对光、触觉特别敏感。 我有两位 学生是 Dyspraxia 儿童,我觉得他们是与众不同的、可怜的、他们的世界是孤单的,看着他们,就会联想到中风的病人那样,口齿不清、动作缓慢,不协调、口水不自禁的流出来,身体足部有明显倾斜,走路无法平衡,对于普通人,也许绑鞋带、扣钮扣、吃东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但是对于他们,就连简单到要将食物的胶带打开,都是非常困难的动作。身体无法蹲下、发音无法准确、做数学的时候,口里数着 4,却会写下14,因为他们脑部传达信息的地方出现问题,所以身体不听头脑的指挥,常常身不由己的犯错。 面对他们,家长和老师需要忍耐、需要更多的爱心、更多的体谅、更多的智慧、更多的陪伴。。。。最终,他们一定会因为你的付出,改变和进步。。。。为着可怜的孩子祈祷吧,每天存有盼望的祝福他们。

认识精神分裂症

什么是精神分裂症? 精神分裂的发病年龄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到20几岁的年轻人。 因此,早期发现的关键多是家人。 遗憾的是,一般人对于精神分裂的无阶及偏见,常是造成患者延误就医的原因。 家人要注意的症状 1.不想做任何事。 2.无法集中精神。 3.觉得自己不是自己。 4.不想与人交际、无法与人打成一片。 5.没有信赖的朋友、疑心病重,总是将人往坏处方面想。 6.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相信心电感应及迷信并影响到言行举止。 7.情绪起伏激烈。 8.难以沟通或不通情理。 9.没有生病的意识。 10.缺乏真实感。 11.失眠。 主要症状: 1.出现幻听 - 旁人没有说话,患者却听到声音,内容多半是:别人在说他的坏话、或命令他等。 2.出现妄想 - 患者相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,即使旁人一再劝说,当事人仍无法纠正过来。 妄想内容包括《关系妄想》、《被害妄想》、《嫉妒妄想》。 《关系妄想》:觉得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跟自己有关系。 《被害妄想》:认为自己跟太空人有通讯…(又超能力…) 《嫉妒妄想》:认为自己是神或配偶有外遇… 根据DSM-IV精神分裂的诊断: 1.妄想 2.幻听 3.讲话没有章法 4.行为举止怪异或是僵直 5.情绪平淡化、缺乏思考、欠缺积极性 精神分裂的过程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会随着过程及恶化的程度出现一些变化。 A.初期: 精神分裂症开始发病的方式有2种: 1.症状明显,旁人很容易注意到。 2.患者从较轻的症状开始发病,不容易察觉,这些轻微的变化包括: a.从前从学校回来后,总是出去玩,最近却开始不出门了。 b.就算朋友打电话来也不接听。 c.青春期却不注意仪容、懒散,有时连澡也不洗。 d.即使跟家人也不怎么说话。 e.课业退步,或工作错误百出 f.无来由不去上学或上课 g.出现睡眠障碍 B.急性期: 1.当精神分裂的症状已经很明显,连旁人也察觉出来,就成为急性期。 2.患者出现幻听、妄想、思考混乱,并说出一些零散、无组织的话,然而患者不觉得自己生病了。 C.恢复期: 1.若患者已经接受治疗,急性期出现的精神状况会有好转的情形。 2.刚开始恢复的时候,患者会呈现出精力大量被耗损的状况,睡眠时间会变长,但慢慢会恢复活力。 3.有些患者可以恢复到跟生病前一样的健康状态,但有些患者会进入慢性期。 D.慢性期: 症状是以负性症状为特征,例如,自言自语、自顾自地笑起来、什么事都不想做、自毙、情绪麻痹、缺乏活力、对周遭没有兴趣、缺乏情绪变化。 治疗的基本原则: 1.像幻听、妄想的治疗是使用抗精神病要的药物治疗为主,此外也会使用缓和患者兴奋状态的药物。 2.然而,抗精神病药一般都有副作用,包括:手指颤抖、想睡觉、引起肥胖、不断想喝水。 家人或照顾者注意事项: 1.患者本人可能会排斥去看精神科,或认为自己没有生病,家人一定要想办法说服患者就医。 2.不住院治疗的病例很多,所以家人必须了解这种疾病以及药物的副作用,也要留意患者是否按时吃药。 3.精神疾病会有反复或复发的情况,家人或照顾者可能因此感到耐心或精力耗损,所以可以参加家庭支援小组,与同遭遇的家庭互相交换讯息、互相支持,已达到减压与自我照顾的目的。